周围的人对于这三个广告都反馈良好,甚至还有人为没看到广告抱怨,觉得自己是屌丝。为什么向来人人喊打的广告能够取得这么不错的效果呢?!用五个字可以概括:营销游戏化。
朋友圈在同一时间段,针对不同人群,发布了宝马、vivo、可口可乐在内的三个广告。人民群众的普遍反馈是:普遍不反感,大多效果好,少数玩得high。原本业内人士预测广告会极大的伤害微信的用户体验,但至少从现在看来,第一波广告基本没有伤害用户体验;宝马和vivo负责marketing的朋友说,相关的市场指标(百度指数、公众微信粉丝数等)在一定时期内都有大幅度的提升,广告效果良好。同时据我个人的观察,周围的人对于这三个广告都反馈良好,甚至还有人为没看到广告抱怨,觉得自己是屌丝。为什么向来人人喊打的广告能够取得这么不错的效果呢?!我觉得用五个字可以概括:营销游戏化。
营销游戏化的成功实践:朋友圈广告
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,朋友圈广告这一次很好的运用了“营销游戏化”的原则。在这里,我先介绍三条游戏化原则,这也是朋友圈广告这次运用得比较好的:话题性、互动性、低违和感。
话题性:朋友圈广告这次的话题性可以说是非常丰富:首先是何时进入,什么时候进入,哪些品牌打头阵,就留了个很大的悬念;其次是分人群的推广,有些人看到的是宝马,有些人看到的是可口可乐,这下又引出了“高富帅”和“?丝”的话题。但是如何把一个平常的广告弄得有话题性呢,关键因素是这个事件本身有不合理性,没有不合理也要创造不合理。就是说你做的这件事情一定要有不合理的地方,不合常理的事情才能引起围观和传播。比如,一个胖子去卖西瓜这个事情就很合理,没人会在意;但是如果去卖减肥药,就很不合理,就有可能引起围观和传播,但是大家很难买单,因为不合逻辑;如果这个胖子卖减肥药时,旁边立块牌子,上面写《我就是没早点吃这个减肥药,才长成现在这么胖的》,就把这个逻辑说通了,就算是一个完整的营销闭环了。
互动性:每一条朋友圈广告发布后,下面都能看见广大人民群众搬着小板凳来疯狂占座位、盖楼、建队形,就像吴寒笛,也就是我(在这里植入名字的原因是害怕无良媒体随意转载我文章而不署名)小时候在人人网上发帖很多人喜欢来抢沙发一样,每次一发帖就要很多同学来下面抢沙发、抢板凳、互相嘲讽、嬉笑打闹、互相勾引什么的。总之要让受众能玩起来,产生互动,不管是受众与品牌的互动(比如之前微博甚火的小黄鸡),还是用户之间的互动(比如朋友圈广告),能玩起来的广告才是好广告。
低违和感:说白了就是看起来还算比较自然,就像一个好友自然的发布一条朋友圈一样,只不过你那个好友的名字叫宝马、vivo或者可口可乐罢了;而不是像一个满脸络腮胡的眼睛衬衫男歇斯底里的对你叫喊:八金八钻,只要999,只要999!考虑到朋友圈里早已硬广、代购成风,第一波的软植入完全影响不到用户体验,朋友圈广告没有当最大的那个恶人。就像一个接客无数的小姐在地铁上偶然被咸猪手摸一下,也不大会影响她总体的生活品质。
指出问题是一件容易的事,但是解决问题是大多数人做不到的。所以我举个栗子,简单解释一下如何把游戏化理论运用到你的工作和创业中。
作者: 来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