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另一重要环节,自然也是需要较大投入的地方。
与招聘相比,培训主要是对于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状况进行自主培养提高,运用得当时,可以使企业既能保持人才队伍的稳定,又能强化企业文化的贯彻,还可以使企业形成良性的人才供给机制。由于企业对培训工作都有比较大的投入,应运而生的社会专业培训机构,或以供给方式,或以承接外包方式,赚取了企业巨额的培训经费,形成了庞大的培训产业群体。
一个成形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,一定是有非常完备的培训模式的。而这种培训则主要包括两种大的方式:一是外训,二是内训。
外训,就是将具有培养价值的员工送到外面高校、研究机构或业务联合单位,按照企业的期望进行专业能力培养提高。过去国有企业、政府机关习惯使用的挂职锻炼,就是外训的一种方式,还有通过企业党校、大学里面的短训班、参与某些重要项目,也都是外训的一种形式。
内训,既包括企业聘请专家现场讲课,也包括员工进入企业大学接受一段时间的专业教育,还包括员工在岗位上的学习提高,以及导师带徒、参加项目、一对一结对子等形式的培训。
我们认为,外训可以作为一种补充方式,企业还是应该以内训为主。
各种各样的培训方式,要因企业人才结构、现存数量、总体水平、培训能力、业务特点、企业文化、资金实力等具体情况而定。无论如何,企业都要形成明确的培训计划,而这个培训计划绝不是年初制定一个阶段性的授课计划那么简单,而是根据企业对人才、技能需求的迫切程度,结合企业的实际能力,经过与职能部门、生产单位、上级领导、员工本人等多方面充分交流沟通后,形成一个既实用、又能够得到大家认同的形式灵活多样的计划。
比如说,根据企业年度不同职能的项目总数,有意识地在项目中安排培训的目标计划,通过项目推进,使领军型人才更加显得突出,使具有发展潜力的员工有机会参与项目,甚至以项目秘书的角色接触项目,通过几个项目实践获得成长。
再比如,采取导师带徒的培训方式。首先识别出来企业里面那些具备突出能力特长的拔尖人才,也包括各级管理人员都可以作为导师,形成企业的培训师资。然后根据分类,把那些需要培养的潜力员工,逐一结对。重要的是,人力资源部门一定要针对每一对师徒都制定详细具体的培养计划:目标、时间、标准、方式、考核、激励、使用、沟通、跟踪,等等,让师徒都明白这种结对培训的意义、目的和作用。这种方式最大的好处是灵活、针对性强、有助于促进师徒共同提高进步。
还比如通过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促进员工立足岗位自我培养的方式。前提是企业要对每个员都设计明确的职业生涯,员工看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以后,首先会制定自我提高计划,再通过人力资源部门的系统指导帮助与评估,促使员工根据本岗位工作的需要,自主学习,主动请教,在实践中学习提高。这种方式自发性比较强,如果没有人力资源部门的系统指导与支持,员工提高的比较慢,也容易偏离最初的方向。而人力资源部门指导支持,主要是通过员工绩效考核管理,上下级绩效谈话,绩效激励,信息交流,技能集中展示等方式,使员工对自己的技能始终有清楚的了解,既看到进步,也看到差距。
当然传统的授课式培训也必不可少,但是需要人力资源部门具备强大的指导和组织能力,绝不能说请一个老师坐在那里讲几天课,发一张试卷考评一下听课成绩就算完事。如果企业内部具备授课老师,就要尽可能使用内部资源,因为那些授课人讲课的过程,也是自我整理和提高的过程,对于他们整合认识岗位技能和相关知识都非常有好处。而授课过程,尽可能采取交流互动的方式,千万不要干巴巴地灌输。互动方式不仅可以启发师生共同的思路,也有利于提高效率,避免浪费时间。而这种培训的考试,尽可能不采取笔试答卷的方式,而是针对培训内容,由学员登台讲课或者组织团队模拟实际操作,由人力资源部门组织考评组进行观察验收。
还有企业里面各种围绕岗位工作、专业技能的沙龙、兴趣小组、协会等,以及针对某些具体实际课题组织的团队,都是比较好的培训。
以上就是培训的一些有效方式,这些方式直接决定培训效果的第一步。
作者: 来源: